2016年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 |
作者:登峰教育 發布日期:2016-7-8 9:48:55 瀏覽次數: 下載地址:點擊下載 |
1.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知與行的統一,就是( )。
A.理論加實踐
B.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C.讀書加勞動
D.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統一
2. “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 )特點的要求。
A.大眾性
B.公平性
C.終身性
D.未來性
3. 布魯納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依此而建的課程理論是( )。
A.百科全書式課程理論
B.綜合課程理論
c.實用主義課程理論
D.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4. 把兩個及其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A.分層教學
B.合作學習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5.視聽覺的反射中樞位于( )。
A.后腦
B.中腦
C.前腦
D.延腦
6.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具有七種基本需要。在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
A.安全需要
B.歸屬和愛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認識和理解需要
7.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典型反思方法包括( )。
A.對話反思法
B.觀摩反思法
C.理論反思法
D.課題反思法
8.中學生觀察力發展的特點是( )。
A.目的更明確
B.持久性明顯發展
C.精確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強
9.課程的價值是作為主體的社會與作為客體的學生之間需要關系的反映。(判斷題)
10.學制的重大變化,就其根本原因,與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判斷題)
1.【答案】B
2.【答案】C。解析:法國成人教育理論家保羅·朗格郎向國際成人教育促進會首次提出“終身教育”一詞,他倡導建立一個新的教育體系,使教育從縱向方面貫穿于人的一生,從橫向方面連接人和社會的各個側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刻,隨時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
3.【答案】D。解析: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基本原理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社會精英。任何知識都可以用正確的方式教給任何兒童,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挖掘、運用和培養兒童的直覺思維,提倡發現學習方法。
4.【答案】D。解析:復式教學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成一班,由一位教師甩不同的教材,在同一節課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師對一個年級的學生講課,同時組織其他年級的學生自學或做作業,并有計劃地交替進行。
5.【答案】B。解析:中腦是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
6.【答案】C。解析: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生理需要是處于最低層次的,是最基本的需要。
7.【答案】ABCD.
8.【答案】ABCD解析: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包括認知發展、觀察力發展、記憶力發展、情感發展和社會性發展五個部分。其中,中學生觀察力發展的特點是:(1)目的更明確;(2)持久性明顯發展;(3)精確性提高;(4)概括性更強。
9.【答案】×。解析:課程受到社會、知識和學生三個因素的制約。學生是課程的主體,而不是客體。
10.【答案】√。
歡迎關注教師考試中心微信公眾號:jssfdspx每天第一時間發布全國各教師招聘信息、教師資格面試技巧、教師考證資料、心靈雞湯、創業勵志、心理咨詢室,你不關注你的小伙伴會關注,你不進步,別人會進步,要知道,你的對手一直在路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