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用法“特煩惱”—及物動詞or不及物動詞? |
作者:登峰教育 發布日期:2017-6-5 17:36:36 瀏覽次數: 下載地址:點擊下載 |
詞用法中及物動詞or不及物動詞是英語語法中一個重點,也是很多考生很頭疼的難點。在考試中甚至很多題目可謂“懂之者即得分數”。講師帶領你從兩個維度深層次了解“它”——詞匯,為及物or不及物。一、維度一:有想法的人是如何區分兩者的
動詞用法中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用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及物動詞必須接賓語整個句子意思才完整;不及物動詞后不用加賓語(且不能接)整個句子意思就完整。我們分別來舉兩個例子,首先看看及物動詞,如“I like my hometown.” ,如果此處沒有該賓語,句意則為“我喜歡”,顯然意思是不完整的。因此,及物動詞后必須接賓語。再看不及物動詞,比如“it rains heavily.” 此處“rain”后并沒有接賓語且不能接賓語,在沒有賓語(“heavily”是副詞不是賓語)的情況下它的意思依然是完整的—雨下的很大。從以上兩個例子我們已經可以知道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用法區別了。
二、維度二:及物or不及物,分分鐘告訴你
既然我們知道了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用法,那么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當我們拿到一個單詞是該如何判斷它是及物還是不及物呢?按照原來的方式,老師在教你新單詞的時候會告訴你這個單詞是及物還是不及物。但是如果每個單詞都需要額外記憶是否及物的話顯然是不科學的。下面筆者來告訴大家該如何區分。我們可以把單詞放在“我_____他/它。它/他被我______。”這兩個句型中,如果中文意思合乎情理,那就是及物動詞,反之則是不及物。比如“kill”這個單詞,放在上述結構中,翻譯成我“我殺了他”,“他被我殺了”。兩句的中文意思都沒有問題,所以“kill”即為及物動詞。再如“dance”這單詞,放入句型中意為“我跳舞它。”及“它被我跳舞。”顯然意思是說不通的,因此為不及物單詞。注意,此時并沒有完,因為我們知道英文中很多單詞有多意。比如“run”,如果翻譯成跑步時,代入句型中顯然不符合中文意思,那么是不及物。如其做“經營”意思時,代入其中則沒有問題,它又是及物動詞。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們不能單純地說某個單詞是否及物,還要看它作什么意思。這點也是我們傳統語法講解中易忽略的一點。
三、說了這么多有啥用?
當然,語法的學習還是要運用到實際中。對于學生來說,即用所學語法知識提高自己做題的準確性。單純的語法題一般出現在單選或者完型填空中,其實閱讀理解也離不開語法知識。因為只有掌握了句子結構才能更好的理解每個句子。這也是區分及物與不及物動詞的第一個幫助,我們經常聽到一個句子一定要有主謂賓,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前面我們講到不及物動詞不用接賓語意思就完整了(“it rains heavily”),因此一個句子可以沒有賓語,也就是說一個句子最多可以簡化到只有主謂,F在我們應該對句子結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次,判斷完一個單詞是否及物之后,我們便可以知道它是否具有被動語態,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及物動詞才有被動語態,而不及物動詞是沒有的。因此在做單選或完型時,如碰到被動語態的選項,那么我們應該考慮該動詞是否及物,如不及物,而又使用了被動語態,則直接排除。這樣就提高了我們做題的速度及準確率。
以上就是動詞用法之及物動詞or不及物動詞的詳解介紹,英文語法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幾乎每一條語法規則都有它的特例,這也是語法學習的最大難點。我們要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語法的訣竅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