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表現手法之襯托與對比的鑒別 |
作者:登峰教育 發布日期:2017-6-2 16:31:55 瀏覽次數: 下載地址:點擊下載 |
表現手法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襯托與對比是古詩寫作中的兩種常用的表現手法。但是由于對比與烘托都是將兩種事物放在一起,許多考生在對二者不能進行很好的區分,在這里我們給考生提供一些技巧。
從定義上來看,襯托就是利用事物之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事物的藝術手法。具體來看,襯托可以進而分成正襯和反襯兩類。正襯就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來襯托另一事物,比如用美好的事物襯托美好的事物。反襯則和正襯是相反的,反襯指的是反襯就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來襯托另一事物,比如在古詩中常見到的“以動襯靜”、“以靜襯動”、“樂景寫哀情”、“哀情寫樂靜”等等。
對比指的是把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或者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列舉出來進行比較。
從定義中可以得出,襯托的側重點在于有主有次,比如“以靜襯動”的主要方面在于突出“動”,“靜”只是用來襯托“動”;而對比的側重點則是沒有主次,兩個事物共同表現某種情感。
下面我們將通過一些例子進行詳細的說明。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在這首詞中,共提到了九種意象,整體構成了一幅蕭瑟凄涼的秋景,呈獻給讀者的是一種暗淡的色調,在整首詞的結尾寫到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將作者的思鄉之苦推向極致,前面的“哀景”就是正襯了作者的“哀情”。
采薇
《詩經 小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分析:這句詩的意思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離開家鄉的時候作者依依不舍,但是對當時的景色描寫是楊柳依依,一派生機;而在描寫回到家鄉的時候,人物心情應該是非常高興的,但是在景色描寫方面,卻用了大雪紛飛來形容,這樣的表現手法就是反襯中的“樂情寫哀情”和“哀景寫樂情”,用景色之美寫心情之悲,并用凄涼之景寫心情之樂。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唯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在這首詩中主要描寫的內容是:華清宮外的雪之大,而宮里的雪飄落立即化掉。宮內碧綠的樹猶如簾子一般相互掩映,可是宮內沒有人知道,外邊的天氣早已非常寒冷了。通過宮內和宮外的對比描寫,更加鮮明的突出了這首詩的主題,即對唐玄宗和楊玉環驕奢淫逸的生活,而加劇人民的痛苦的批判。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分析:在辛棄疾的這首詞中,運用了對比之處得地方在于本詞的最后兩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作者將城中的桃花和李子花與溪頭的薺菜花做對比,共同表達啦作者熱愛田園的感情,也表達了對官場的厭惡。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分析:此詩一、二兩句用“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三個意象渲染了“谷口”“春殘”凋零的氣氛,作者借春鳥春花之“改”,來反襯幽竹之“不改”。
通過這幾首詩詞的分析,可以看出襯托一定有主有次之分,突出說明其中的一個事物;對比則沒有主次,通過兩種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共同說明一個主題?忌趥淇嫉臅r候需要細細體會襯托和對比的區別之處,從而準確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