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歷史學科知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一) |
作者:登峰教育 發布日期:2017-4-18 14:54:33 瀏覽次數: 下載地址:點擊下載 |
現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考試內容】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世界經濟區域化
●世界貿易組織和中國的加入
【考點梳理】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一.背景
1.“二戰”使西歐實力大為削弱,而美國實力大大膨脹,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
2.美國企圖取代英國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3.吸取1929—1933年經濟危機和“二戰”的教訓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
1.布雷頓森林會議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國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會議按照美國的方案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后議定書》及附件,合稱《布雷頓森林協定》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該組織規定了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的原則,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國家貨幣的地位。
3.世界銀行
1945年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通稱世界銀行)成立,世界銀行最初主要向西歐國家貸款,后來也面向亞非拉國家
4.布雷頓森林體系
形成:
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確立了二戰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通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內容:
規定: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并保持固定的匯率和比價;
作用
積極: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標志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結束了戰前國際金融領域的混亂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擴大了世界貿易;
消極:它確立了美國在“二戰”后相當長時間內左右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滿足了美國對外擴張的需要,成為美國擴張的工具。